投稿
业界资讯

广西壮寨:种田也是“风景线” 农耕文化旅游成富民大产业

热度: 作者:admin 来源:未知 2018-03-07 我要评论

种了一辈子田的壮族老汉廖道永没有想到,如今,春耕、夏作、秋收、冬藏传统农耕文化吸引八方游客,火爆的农耕文化旅游成为富民大产业。...

种了一辈子田的壮族老汉廖道永没有想到,如今,春耕、夏作、秋收、冬藏……传统农耕文化吸引八方游客,火爆的农耕文化旅游成为富民大产业。

  廖道永家住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平安村。在大山深处,壮族村民把寨子建在山脊上,梯田从山脚延伸到山顶。按照时令,眼下还不到春种的时候,但1万多亩梯田大多已翻犁完成并蓄满了水,远看如片片明镜。

  平安村的壮族同胞过去穷,是因为种田;现在富,也因为种田,只是今昔“种法”不同。平安村党支部书记廖元壮介绍说,从困守薄田到发展特色农耕文化旅游,村里实现了脱贫致富的跨越,201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近5万元。

  廖道永回忆:二三十年前,一家人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种一季水稻,亩产不过四五百斤。“过去青黄不接时,家里要短上一两个月的粮食,要么靠政府救济,要么硬着头皮去亲戚家借粮周转。”

  “自从政府开始搞梯田旅游开发,情况就变了。”廖道永说,平安村的梯田景观和农耕文化名声越来越响亮,从四面八方来的游客越来越多,乡亲们的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。

  据专家考证,平安村梯田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先民们为了解决粮源,在陡峭的山坡上开垦梯田种植水稻,逐渐形成了梯田景观。当地特色农耕文化也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。

  1999年,平安村通了公路,“山门”大开。村民在政府引导下依托独特优势发展乡村旅游。海内外游客或在古朴的寨子里漫步,或登上山顶观赏梯田、山寨风光。目前,寨子有120多家旅馆和民宿客栈。每逢三月长发节、五月开耕节、六月梳秧节、七月晒衣节、十月开镰节等传统节日,寨子里的旅馆客栈家家爆满。

  特色农耕文化旅游如何做到一年到头热度不减?廖道永说,“除了梯田风光,‘种田’的吸引力也不小,从种到收十多道工序都有看头。有的游客看着看着就兴奋了,干脆下田体验一把。”

  平安村的梯田大小相间。开耕时节,壮家人绚丽的服装与山色田园相映成趣,构成靓丽的风景。立春后,犁过的水田镜面一般;谷雨时节,绿绿的秧苗随风摇曳;秋日天高云淡,稻穗金黄……无论是翻耕、耙田、梳秧、插秧,还是割禾、脱粒、晒谷、入仓,都吸引游客。

  廖道永的妻子廖昭敏性格开朗,快人快语。她告诉记者,儿子和女儿都已经大学毕业,儿子负责接送客人,远嫁到广州的女儿通过互联网处理来自海内外的订单,她自己管理客房和餐饮。“老头子嘛,还和过去一样种田。不种田怎么搞农耕文化旅游呢?!”

  说起上一年的收入,廖道永夫妇说,“没什么好打埋伏的”,从村里拿到旅游收入分红2万多元,种水稻有补贴,大头是家里的客栈生意,12间客房常常客满,一年下来总收入超过70万元。(新华社记者王念、张周来、唐荣桂) 


|南方旅游网(www.southtravel.cn)专业的旅游媒体平台!

|微信号:southtravel_cn

|微博:@玩转旅游界


1.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,其原创性及文中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本站不对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给予任何保证或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。
2.本文所提供的摄影照片,插画,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3.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,我们转载的目的是在于信息的传播,而非商业用途,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相关内容。投诉邮箱: 276071892@qq.com。

相关文章
  • [field:title /]

    东航《向精彩出发》上线,演绎超city的动感之旅

    2024-07-26

  • 韩国旅游发展局携手穷游网,邀请100位年轻人赴

    2024-07-25

  • [field:title /]

    安徽芜湖大型沉浸式实景大秀《悟道徽商》震撼

    2024-07-24

  • “四渡赤水”户外三项赛习水落幕 赛事升级更具

    2019-03-25